幼兒園中班下學期課程安排與教學計劃
本班幼兒現有30名,男生16名,女生14名,平均年齡為五歲零八個月。新插班生適應能力強,融入班級良好。舊生表現出積極的合作意識,身體素質良好,但班級衛(wèi)生意識有待提升,部分幼兒缺乏自信。教學目標包括身體發(fā)展、生活能力、智力能力及社會性發(fā)展,重點關注幼兒的自我保護和生活習慣。保教工作將聚焦幼兒的健康和安全,結合日常生活進行安全教育。教育工作以主題活動為主線,鼓勵幼兒參與探索和實踐,激發(fā)學習興趣。家長工作方面,定期召開家長會、發(fā)放家園聯系冊,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,增進家園互動,共同促進幼兒發(fā)展。整體目標是構建溫暖、安全的班級氛圍,促進幼兒全面成長與家園協(xié)同。
一、班況分析:
1、幼兒人數:本班現有幼兒30名,其中新插班生3名男生,現男生16名,女生14名。幼兒平均年齡在五歲零八個月。
2、幼兒情況:①通過近期的觀察與交流,了解到新生在入園前已經有過幼兒教育經歷,適應能力較強,在老師和小伙伴的幫助下,幼兒們迅速融入了班級,彼此關系變得溫暖融洽。②對于舊生,經過上學期的學習,老師對他們的性格和能力有了較充分的了解,大多數幼兒的身體素質與動作發(fā)展都良好。在參與語言、常識和游戲活動時,尤其是王小華、李明哲、張小雨等幾位幼兒表現出了顯著的主動性,顯示出一定的合作意識,這些積極的共性為我們本學期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礎。
3、存在問題:班級衛(wèi)生保持的意識還需提升,幼兒在自主整理玩具方面的積極性有待加強;個別幼兒參與活動時表現出缺乏自信。本學期班級兩位老師將結合園務計劃,制定適合本班幼兒特點的教學計劃,爭取營造出一個活潑、有序且和諧發(fā)展的班級環(huán)境,實現家園互動的良好局面。
二、班級經營:
經營目標:①構建充滿溫暖與愛的班級氛圍,讓每位幼兒都能感受到安全感,并逐步培養(yǎng)起他們的責任意識。②為幼兒提供真實的探索機會,創(chuàng)造條件讓他們參與實踐活動,獲取更多的信息,享受學習的樂趣。③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,理解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,積極參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,形成良好的“家園互動”模式。
經營特色:①建立互幫互助、尊重他人的團體,師幼關系平等;同伴之間要互相支持,教師將給予幼兒充分的自主權。②重視節(jié)奏感訓練,以打擊樂器為核心,并鼓勵幼兒之間的樂器合作演奏。
三、教育教學目標:
身體發(fā)展
大肌肉動作:能靈活地變向、變速走、跑,能夠單腳前跳、雙腳左右跳。能協(xié)調地攀爬、鉆爬、保持平衡,樂于參加體育活動,能夠用多種方式玩圈、球、棍等器械。
小肌肉動作:學會正確握筆,能用紙、泥捏制簡單物品,會收集和利用輔助材料,能夠較熟練地使用剪刀。
自我保護:懂得怎樣規(guī)避危險,養(yǎng)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。
生活能力:懂得折疊整理自己的床褥和衣物,學習正確的用餐衛(wèi)生常規(guī)。
認知發(fā)展
智力能力:能發(fā)現周圍環(huán)境的變化,樂于提問,積極參與學習活動,對身邊事物充滿好奇心,能用流暢的語言與同伴進行溝通。
數概念:能夠按大小、長短、粗細、寬窄及數量等特征進行排序,會點數10以內的數,并理解序數,能夠辨認5-7種圖形。
自然概念:學會觀察周圍的動植物及四季變化,樂于參與種植和飼養(yǎng)活動。
語言發(fā)展:能夠聽懂故事的主要情節(jié),并能復述故事,積極參與集體討論,并清楚表達自己的觀點。
社會性發(fā)展
品德行為:能夠正確使用“對不起”、“沒關系”、“謝謝”、“再見”等禮貌用語,不打人、不罵人,懂得不得侵犯他人的物品。
交往:能主動與同伴交流,懂得不干擾他人活動,尊重他人休息。
個性:能夠完成成人給予的任務,勇敢地在眾人面前表演。
四、保教內容及措施:
(一)保育工作
幼兒的健康與安全是教師快樂工作的基礎,因此我們要認真組織幼兒的各種活動,以保證幼兒的健康成長,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。
1、加強對幼兒日常生活環(huán)節(jié)的管理,努力實現保教融合,培養(yǎng)幼兒良好的生活、衛(wèi)生和學習習慣,特別關注以下幾方面:
①以“環(huán)保小衛(wèi)士”為主題,督促幼兒保持班級衛(wèi)生。
②要求幼兒珍惜玩具,培養(yǎng)自覺整理的意識。
③在幼兒進餐時,鼓勵他們保持安靜有序,每次用點心前安排值日生介紹食物,教導幼兒不挑食,盡量吃完自己的份。
④開始輪流安排值日生,主要負責整理玩具、檢查學習用品、擺放杯子等力所能及的事務。
⑤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,對情緒進行適當引導,培養(yǎng)正確的坐、行、走、書寫姿勢。
⑥教育幼兒保管好個人學習用品,使用后能自行清點。
2、與保健醫(yī)生配合,做好衛(wèi)生保健工作
①嚴格晨檢制度,晨區(qū)活動后給予反饋。
②定期組織幼兒進行健康體檢,并做好反饋記錄。
③邀請保健老師進入課堂,教授幼兒自我防范的知識,尤其在傳染病多發(fā)季節(jié)加強預防。
3、結合幼兒日常生活進行安全教育
①嚴格執(zhí)行接送制度,確保安全。
②定期檢查班級設施,消除安全隱患,及時上報并處理。
③隨時觀察幼兒的活動,防止安全事故,增強安全意識。
④利用日?;顒舆M行隨機安全教育,要求幼兒在用餐前注意避免碰撞熱湯等。
⑤結合中班特點,定期講解安全小常識和小故事。
4、組織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活動,提高幼兒適應環(huán)境的能力,并充分利用陽光進行日光浴,鼓勵性格內向的幼兒積極參與。
5、開展生動有趣的晨操游戲,利用早晨、課間及午間的時間訓練幼兒的拍球技能,并定期舉辦比賽,力求每個孩子都有所進步。
(二)教育工作
1、以“活動”“整合”為主要課程建構形式,開展促進幼兒全面發(fā)展的主題活動。
(1)預設主題:快樂成長(二月份),種子的秘密(三月份),交通工具大展(三月份),神奇的蛋(五月份),頑皮一夏(六月份)。
(2)充分運用幼兒園、家庭及社會的本土資源,體現“生活即教育”的理念,積極開展“主題生成”,從多維度考慮主題內容,實現幼兒的參與性。
(3)主題指導要點:根據幼兒興趣、生活經驗和季節(jié)特點選擇主題,環(huán)境布置應與主題一致,主要讓幼兒參與布置,使環(huán)境與幼兒互動。根據主題深入,不斷增添與更改環(huán)境區(qū)域內容,充分尊重幼兒的自主性,教師充當支持者和合作伙伴。
2、體現“藝術”與“互動”特色,創(chuàng)設相應的環(huán)境,給予幼兒充分的感受和滿足。
(1)收集音樂藝術家的圖片,張貼在走廊墻上,激發(fā)幼兒的興趣,并與幼兒一起豐富墻面內容,提供相關材料幫助幼兒更深入了解,增強他們對音樂藝術的向往。
(2)重視區(qū)域及創(chuàng)意活動環(huán)境材料的投放,加強觀察與指導,了解幼兒需求,投放更有助于幼兒發(fā)展的材料,發(fā)揮環(huán)境教育的功能。
(3)創(chuàng)設主題活動展示區(qū),采用多種形式讓幼兒在展示區(qū)中表現自己,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。
3、鼓勵孩子走出課堂,接觸自然、走進社會,提供自我解決問題的機會。啟發(fā)他們在豐富的感知中發(fā)現問題,進行探索,激發(fā)思維活躍和興趣。
4、結合節(jié)日進行德育教育
三月份:開展“我愛媽媽”主題教育,培養(yǎng)幼兒熱愛母親、老師等。
四月份:組織“植樹節(jié)”活動,進行種植園地活動,普及環(huán)保知識。利用“清明節(jié)”激發(fā)幼兒對英雄的熱愛。
五月份:開展“我是好幫手”的勞動教育,使幼兒了解周圍工作的人,理解他們的勞動與自己的關系,懂得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。
六月份:參與“六一”匯演籌備活動,布置節(jié)日的班級,感受節(jié)日的快樂。
5、通過“家長助教”和“親子活動”促進幼兒、家長、教師的共同進步與成長。
五、家長工作
1、每學期召開一次家長會,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目標。
2、每月發(fā)放兩次家園聯系冊,并進行月度的家園宣傳。
3、做好親子活動的宣傳,鼓勵家長積極參與。
4、傾聽家長的意見與建議,爭取家園協(xié)同,以實現一致的教育目標。
5、與插班生及其家長進行多次溝通,及時反饋幼兒情況,增進家長的信任。